一个基于推特投票的推论

昨天我们设了个简单推特的投票,尝试理解在知道政府收集聊天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使用微信与QQ等非加密流行聊天工具的自我审查思维。

投票内容与结果

Twitter Poll Result

应该说这个结果并不在我们意料之外。

问卷设计与采样方式

毫无疑问,问卷设计与采样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投票结果。我们有必要解释下这次投票的基本设计理念,以免结果被不正确或过度解读。

  • 首先,我们认识到推特用户并不是普通中国用户群体的合理采样。
  • 但好在,我们想要知道的,并不是「如今普通中国用户」怎么自我审查。
  • 而是「假如普通中国用户明确知道政府收集聊天信息的方式」,会怎么想。
  • 进一步说,「推特」作为一个采样平台可能影响了用户的「科技熟悉度」与「政治倾向」。
  • 但只要参与者有足够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就不会偏离「普通中国用户」的自我审查思维太多。

因此在提问与选项上,我们都作了限制:

  1. 能看懂中文选项。
  2. 使用微信和QQ等聊天工具的用户。
  3. 至少应该听说过公安系统收集聊天信息的报道。

由于推特投票最多只能设4个选项,我们不得不对可选项做一些浓缩:

  1. 「我平常不思考这事,照常使用」。这选项尝试概括西方媒体与投资机构观察到的情况——中国用户对个人隐私的关心程度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用户。
  2. 「我的思维挺主流挺合法,不怕」。这选项产生于另一种常见的默许审查思维,所谓「你不犯罪为什么怕警察」。换到十年前,即便Google高管也说过类似的话。
  3. 「我相信系统只收集网吧等场所」。这选项其实总计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每次国外安全人员报道中国政府或企业收集的信息被泄露,总有会有人正确的指出,「从数据上看,这套系统仅限某个场景」。这些指正虽然没错,但它忽略了用户在知道事件后如何反应。这个选项尝试量度这类思维。
  4. 「我会谨慎发言,以免被抓把柄」。这选项基本是人之常情,也是所有反对审查系统的组织、机构、小说都会提及的人类基本反应。

结果总结

一共有1623位用户参与了这次投票。

  • 其中约78%(最大偏差0.5%),也就是约1266位(区间1258~1274位),选择了「我会谨慎发言,以免被抓把柄」。
  • 余下用户中,约15%选择了「我平常不思考这事,照常使用」,约6%选择了「我的思维挺主流挺合法,不怕」。
  • 只有约1%,也就是约16人(8~24人),选择了「我相信系统只收集网吧等场所」。

分析推论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与一些衍生推论,分两部分讨论。

自我审查

与众多审查系统一样,政府收集聊天信息的直接结果,是导致用户自我审查。

这个想法不难理解:多数人面对一个无法逃避、无法知晓的审查系统,都会为了生存,限制自己触及它明显的棱角。

但「逃避」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反应方式。有时候,「接受现状与自我妥协」也是一种。

前三个选项,某程度上都是类似的回答。

但我们并不是说,所有选择上述有限选项的人,都干净的落在这些有限描述中。

事实上,我们知道既有不担心审查的微信用户(例如已经移民,需要与家人朋友联系的用户)。也有宿命论的用户,认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不如有话直说。

可能未来

我们无法知道接下来十年,中国用户对隐私的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就像我们没法判断,如果不是斯诺登的泄露,发达国家对数据安全与隐私的重视,是否能有如今的程度。

但从这个投票中,我们至少看出两点:

  • 一旦中国用户知道审查系统的全貌,他们几乎不可能相信这套系统只针对一部分人。
  • 这某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用户的「信仰匮乏」。就像国内出现奶粉问题,香港就变成进口奶粉批发地一样的结果。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政策制定者,能意识到「数字化审查系统」带来的必然风险:

  • 难以避免的大数据泄漏。
  • 社交媒体逐渐不再反应真实民意。

小结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次投票中获得自己的理解,而不是仅限我们的解读。

我们下次再见。

Author: 店长

The Master of BitInn

4 thoughts on “一个基于推特投票的推论”

  1. 我有这么几个零散的思考:
    1. 严格的审核规则有时候可能是软件公司而不是政府制定的,毕竟商业公司会用更严格的自我审核规避政策风险;
    2. 鉴于很多黑产是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联络与资源分享的,我很好奇政府的审查系统是否能识别出来?
    3. 以及, 我可能会选“思想很主流、不怕” 23333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