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一场对社会常态的批判

weathering with you

内有剧透,特此提醒:

还没看过本片的旅客,我不建议你阅读本文,以免带着这些大前提去看片。

上周我专门跑了香港一趟,去看新海诚的新作《天气之子》。

刚从戏院里出来的时候,我还有种「这片涉猎的题材这么多,然而结局立场又如此模糊,到底要表达什么」的感觉。

所以最初我给了 3/5 的评价。

直到与同行的友人们多次交流,听了他们各自的解说之后,我才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调整分数为 4/5

我提高分数是为这个理由:

新海诚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天气之子》不只是一场社会弱者的恋爱,她还是对日本大众最喜欢的「社会常态」的批判。

接下来的文字,是我尝试解释,为什么新海诚做了这些难以理解的剧情设计。

毫无疑问,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希望大家能通过转变角度,看出属于自己的见解。

假如东京是「社会」,那晴天,就是「社会常态」的象征

《天气之子》的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常年下雨、气温偏低的东京展开。

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些雨不散去,也没有背景交代是什么导致了气候的变化。

我们确定的,是东京人们都期望见到久违的「晴天」。

毕竟,还有什么比一望无际的城市天际线,更加让人心旷神怡呢?

(如果你没去过东京,不妨回忆下《你的名字》里,从村里穿越到东京的三叶,第一次出门上街的表情。)

在《天气之子》里,「晴天」是一种催化剂,让人有动力工作、有动力消费、有动力恋爱。

《天气之子》的东京渴望晴天,就像任何文明社会,渴望发展与和平。

乌云密布的东京与它阴影里的「弱者」

与晴天的东京格格不入的,是两位不符合社会规格的主角。

  • 观众不知道男主角帆高为何离开他所在的岛屿,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离家逃学的未成年人。

  • 观众不知道女主角阳菜的母亲得了什么病,父亲又在哪里,我们只知道,她与弟弟相依为命。

实话实说,这并非什么特别罕见的案例,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早已知道如何处理这种问题。

  • 离家出走?合理的选择当然是劝说与送回家人身边。
  • 孤儿家庭?合理的选择自然是政府资助与安排监护人。

让我再重复一遍: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我们能「处理」好这种「问题」。

这是新海诚本作的第一个观点:

《天气之子》片中一味想把男主角送回家人身边,想把女主角和她弟弟送入保护机构的警察,并没有因为「善意」与「理解」而帮助他们。

对于警察而言,男女主角是东京这个「文明」社会的「问题」,大家都讨厌这些「问题」,所以需要「处理」。

这就是为啥,《天气之子》不断描写男主角帆高被路人、店员、警方鄙视与欺负的场景。

甚至在男主失去女主的时候,警察对被捕男主的态度仍是,「所以我说年轻人很烦」。

甚至连女主角阳菜这种自力更生的角色,也要被邻居大妈非议。

一个追求文明的东京,一个祈愿晴天的东京,却不愿正眼看待,同样生活在雨中的弱者。

不合规者,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男二圭介因为看到男主像年轻的自己而收留他,女二夏美因为男主的善良心肠而支持他。

然而男女主角仍在寻找,自己被东京社会认可的方式。

结论是「晴女」商业计划。

又有谁不喜欢随叫随到的晴天呢?

东京社会或许不在意一两个未成年人的苦衷,但他们在意自己的心情与钱包,「晴女」项目可谓「一时走红」。

被社会大众认可的感觉是香甜的,在烟花汇演的高楼上,阳菜开心的对帆高说,感谢他,因为「成为晴女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只是连帆高也不知道她为此付出的代价。

苍天的规则

《天气之子》里的苍天并没有实体,它们仅仅赋予了阳菜在有限度范围内,控制自然力量的能力。

苍天的要价挺「便宜」:

你们希望东京天气恢复正常?我们不要首相,不要明星,只要一位为家族生计而打工的未成年少女。

毫无疑问,牺牲一个普通百姓,比牺牲整个城市的「晴天」与「常态」,更加「合理」。

东京社会早已经默认了这个共识。

男二圭介也因为不想失去女儿的抚养权而默认了这个共识。

男主角帆高也因为自己来东京是追逐那天空中落下的光线,而默认了这共识。

所以「晴女」阳菜自愿牺牲了自己,一边落泪,一边安慰帆高,别伤心。

社会的规则

直到帆高被警察逮捕,并被告知,一天到晚搞姐系恋爱的新海诚,居然隐藏了女主的真实年龄,他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整个思维方式错误了。

不是阳菜应该满足社会对她的要求。

而是社会应该理解,阳菜想靠自己力量生存,不被东京人鄙视的愿望。

难道为东京的晴天牺牲自己,就是阳菜的价值吗?

帆高终于有勇气拒绝这种共识。

帆高为什么宁愿与警方对抗,也要去把阳菜找回来?

或者说,为什么《天气之子》把警方作为主要对手,而不是黑道、富翁或者政府阴谋?

因为警方代表着东京社会维持「常态」的力量,他们愿意调查枪支与爆炸,但不愿知道这背后的人的境遇。

帆高反抗的,就是这种冷漠的力量。

为什么男二圭介一开始劝说帆高,别斗争了,你只是被误会,和警察解释就好了。但最后加入混战?

帆高的枪击,让圭介理解,帆高对阳菜的感情,完全不亚于圭介自己对女儿的感情。

既然圭介愿意为女儿的支气管病献出一切,他又何尝不能理解,愿意为阳菜与警方持枪对峙的帆高呢?

豪雨之后的规则

帆高在拯救阳菜时说的话,或许就是新海诚想对观众说的话:

「我只想要你,不想要晴天的东京,请你为自己着想。」

换而言之,我们或许认为自己拥有了「文明」,知道如何「处理」社会的弱者,却还远没有到「理解」与「支持」她们的程度。这些人的价值不该由社会来定,而是由她们自己来定。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点,新海诚做了一个不合主流作品的选择:帆高与阳菜并没有进一步拯救东京

我认为,因为新海诚想说:《天气之子》里东京的这套规则,有必要被推倒重来

《天气之子》通过几位老人,不断重复这个观点:

文明社会建立了各种规则,但这些绝不是「自古以来」的规则,也没有什么规则是「不可推翻」的。

事实上,即便东京被豪雨淹没,泷(《你的名字》里的那位)的一家不得不搬迁,他的祖母富美,还是对《天气之子》的男主角帆高说:

你为什么要道歉?东京以前也是个海湾,现在只不过恢复到以前罢了。

换而言之,破坏东京的常态,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结局中:

  • 帆高回去小岛完成了学历,因为不想给阳菜生活带来任何压力。
  • 圭介从自己的都市传说编辑社走了出来,变成了挺正规的企业。

  • 阳菜似乎终于获得自己生活的权利,并仍在为灾后的东京祈祷。

帆高最后感叹,「我们的确改变了世界」。

他指的,也许是灾后东京,终于留给他们一点生活空间。

后话

新海诚想在《天气之子》中表达的内容,毫无疑问比前几作要复杂的多。他留下的线索又非常模糊,以至于我一度和其他作者一样,怀疑他是在推崇新自由主义

但现在我认为,新海诚并没有突然激进到那个程度:

他只是对日本一方面推崇福利社会,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弱者如此冷漠、忽视与排斥,感到失望罢了。

《天气之子》算不算新海诚的变革?

我觉得,至少他跨出了令人敬佩的一步。

因此尽管有牵强之处,我仍给本作 4/5。

Peace

Author: 店长

The Master of BitInn

4 thoughts on “《天气之子》,一场对社会常态的批判”

  1. 老龄化社会+经济停滞导致保守主义感觉是必然,我感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2. 刚看完本片三个钟,有点庆幸自己之前没有看过剧透,最初的观感与题主感受差不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