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胜负

睡前总算想起来看那个5分钟凉宫剧场版最完全捏它预告。观后感:京阿尼心中的凉宫剧场版观众群体是100%读过小说,因为单是这5分钟已经把整片剧情透露八成,而没读过小说的观众则完全不知道亮点在哪里(PV是颇无聊的幻灯片)。我猜这部全长163分钟,也就是和Avatar一样长的作品,会用3分钟的原创来满足各位的脑补需求。余下那160分钟完全看声优,画质和观众的记忆力发挥了……

一如既往最安全的选择?还是等出片再做定论吧。

via nicovideo and yunakiti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 与时俱进的变形金刚2

transformers2

本人刚看完传说中的《变形金刚II》首映(你不能怪我,谁叫它先在英国上映)。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我只能说本作包涵了奥巴马,猪流感与法国航空的台词或镜头。换句话说,旅客们,这部电影的时效性与新闻报道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至于结局,还真是令人遗憾……不,我并不是在谈法老对战超人的最终结果;而是为什么Decepticon(霸天虎)在上海作恶时没有联合臭名远扬,冥顽不灵的花朵践踏者“谷歌”来战翻这个Autobot(汽车人)数量比公民自由还少的国度——混蛋美国特种部队!混蛋GM产汽车人!你们剥夺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在Megatron(威震天)的带领下,咱们至少还有外星球的美女图片看!

喔,亲爱的,如果你觉得以上的文字有趣,那你一定会在播放变形金刚的电影院中爽朗大笑;因为本作就是机器萝卜战,青涩真人剧与锵锵三人行的分段式活塞运动。无论是Michael BaySteven Spielberg的好莱坞炸药学,还是Megan Fox让人失望的观众服务,乃至Hugo Weaving既视满点的史密斯感——摆在一堆完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钢铁肉搏战前,这些小遗憾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大家没看过作品之前,我不愿意说太多(更不敢放截图——就是那些在百度上才合法在谷歌上就违法的内容)。在此分享一些观看指南,望各位做好心理与生理准备。

阿宅们:请不要期待有任何惊人的剧情发展,号称男女主角的真人演员时常在最重要时刻破坏激战气氛;可以期待借鉴于其他热门电影的经典桥段,我只纳闷Michael Bay为啥不让变形金刚穿外套戴墨镜。当然,有如此夸张的3D处理科技,要你非叫嚣二次元最高不可,我也救不了你。

家长们:请不要带你的7-8岁小孩去看本片,真的,不要因为变形金刚这个近乎幼儿产品的译名把它当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具总动员》;本作在英国是12+评级,除非你的孩子已经能独自看完15+恐怖片之后不抱着枕头往你的房间跑,看本作只会徒增你哄孩子入睡的时间。

不,变形金刚2并不是一款好电影,但对于任何喜欢机器人Matrix的同志来说,这是一款足够精彩的电影。兴许,你能在偷笑Michael Bay恶搞自己过往作品之余,找到Optimus Prime(擎天柱)为啥能比孙悟空还会升级的真谛。

个人评测:3/5。或多或少的受到活塞运动影响,电影留给我的感想是“精彩片段有余,但整体剧情的连贯性甚差”。唐突的剧情跳跃多次发生,我恍如见到了剪片组向观众演示手起刀落的高超技术——尽管如此,这部电影还是轻松突破了2小时。是否为瑕不掩瑜就看个人评判标准了,GM与Audi很缺钱用则是一目了然。

Do you know what I watched last month ?

movie-time-00

话说,店长手里堆积着一批新鲜热辣堪比蓝蓝路早晨套餐的新番作品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我却更热衷于处理蹲在浏览器角落收集灰尘的豆瓣电影书签——并不是说豆瓣比早晨套餐有营养,接下来的电影不是谋杀就是性爱,从取材角度看,红地毯不见得比蓝蓝路高尚多少。只不过,这些电影再次验证了本人坚持的“剧情基石论”。于是我,在投身新番乱战之前,有感而发。

让我们顺着实际的观看次序来回顾电影吧(已避免宣传海报以外的剧透,各位可以安心阅读)。

Continue reading “Do you know what I watched last month ?”

飞行电影记录仪

apic

托概率学和各位的福,本人已平安抵达学院,目前正在抽空找死写这篇短文。尽管没有像在飞行棋里同时丢中两次“六”的大吉体验,这次的飞行体验还是可圈可点的。

一如平常的无视身旁的乘客(这次是感冒的大叔,更加要远离),想着要为收拾房间和备课做准备,将大段时间让给睡眠了;电影只收看了两部。

Continue reading “飞行电影记录仪”

标准水平线上9,200米的阴谋论

wearegoinghome

捏它标题容易上瘾,即使它毫无意义,我还是不禁继续。至于为什么是标准水平线,各位不妨看看维基百科对飞行高度的解释,似乎在特定海拔以上,就会开始使用既定大气压计算高度,所以你在普通客机上看到的高度都非真实海拔。

故事引子:我当了国际航班的常客这么多年,异性幸运值却一直不怎么高昂(反正不是+3,顶多-1);我的意思是,无论是独自乘坐还是一群人登记座位,我总是被分派到和蔼嗜酒老伯,肌肉爆发大叔或贫血昏睡青年的身旁;萝莉御姐什么的基本没我事。幸好有概率论的存在,年复一年的尝试,总会累积出些成果——就像掷硬币,总有给我碰上反面的时候!不料的是,偶尔遇上陪伴我12小时的年轻女性,她竟选择撕破大家闺秀的形象,在机舱熄灯后猛嗑杯面;三杯过后,我以及周遭数位乘客睡意皆失。事后我责备自己太执着于随机事件:看电影和睡觉才是王道!于是就有了本人“国际航班等于电影马拉松”的阴谋论。

故事正体:时间回到上周,地点重置为机舱,事件是我不想看这条航线上唯一的TV动画:水星领航员ARIA第二季第一集。所幸我找到一堆神奇的电影度过艰难时光,对,接下来的影评,评得三部电影与我的飞行记录异常吻合——1台500年没恋爱过的机器人,1名卖药给别人磕的男主角和1位用硬币决定生死的骑士。

Continue reading “标准水平线上9,200米的阴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