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官方论坛的请愿贴,你可以在那里支持我们。)
(7月21日:关于请愿 Steam 启用全站 SSL 加密的更新)
萌豚组的同志们,
这次我们是认真的。
We don't choose who we are, but we do choose who we become.
「这是国际宇航局的愚人节笑话吧?」
驾驶员维多利亚扭头问道。
「不,真的,我们的下个任务是回收在运送抱枕时偏离航道的SL-2741。轨道信息已经传送给我们。」
安娜,这艘回收牵引船的指挥官,强忍笑意,一脸严肃的回答。
(credit: W18)
这是一篇讲述游戏如何利用科技与人性,制造奇迹与感动的文章。
她包含了以下作品的一些剧透:
如果您很在意惊喜,可以通关之后再来阅读——估计全部作品加起来,只需要数百小时。
如果您属于不在意剧透的旅客,请继续阅读——我们截取游戏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杯水,做点不靠谱的推敲。
(credit: お粥)
不知道旅客你是否有同样的经历。
当你第一次为动画写评测的时候,岁数还是1字头。你兴奋的抒发着意见,即便站在空无一人的网络舞台上。
转眼间,岁数已经是3字头的你,依旧对动画抱着当年的热情,甚至有一小批愿意知道你想法的听众。
你却不知道自己还能撰写出什么破天荒的评价。
这是我的处境。
不管几岁,不管看了多少动画,我每年依旧对日本动画的推陈出新惊讶。
是的,我对特定题材感到麻木。
是的,我没有资格去指点迷津。
但是,当我回头看过去十几年。
即便我的口味、兴趣和性癖发生了变化。
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
我关注、记住、喜爱一部作品的标准,一直都是「共鸣」。
冥冥之中,这些动画与我的生活、经验、理念,有什么相似之处,让我记住了她们。
没有统一理论、无法准确量化、不可预测结果,却让人难以忘怀。
在我看来,这才是「动画制作」乃至一切「艺术创作」至高无上的魅力。
那么,让我们在2016年的尾声,回顾下她们的容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