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Wikipedia
阿宅36小时的日本仙台地震报道(更新至180+小时)
我不是日本人,也不住在日本,这是我向它表示善意的方式。以下是36小时内我在Twitter上发布的信息整合,想回顾8.9级地震(日本政府已将震级更新至9.0,名字变更为日本东北近海地震,或者简称为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新闻动态的请看。
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魔法少女
关于米尔格拉姆实验
米尔格拉姆实验描述的是耶鲁大学同名心理学家于1961年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普通人对权威的服从性。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请见维基页面,简单总结就是——参与者扮演的角色是“老师”,而“实验主持人”要求“老师”对“学生”(一位知道实验详情的协作者)提简单的问题,若“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必须用电击给予惩罚,而且每次增加15伏,直到“老师”主动退出实验或最大电压(450V)被使用三次。
学习笔记两则
If you stand behind a podium, you are dead from shoulder below.
某位演讲专家的建议:要让你的发言有说服力,首先要把自己从讲台里引出来。讲台是每个发言者的心理安全堡垒,但躲在堡垒后面,你的肢体动作就没有传达至受众眼里。而眼是人类接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没有肢体动作的发言,会减少70%左右的感染力。
Use pictures, especially pictures with human faces.
怎么样调动演讲受众的关注度?其中一条就是使用有人脸的图片。为啥?这是人类早期在森林中培养的兽性——看脸能最快分辨对方是同胞还是异族,这0.1秒的速度,常常意味着生死之差。
最近英文维基百科就搞了一个测试:用不同的方式请求维基访客捐赈。而最成功的方式(捐赈率领先其他方式数十倍),正是用了Jimmy那沧桑脸的banner。统计图片来源。
笔记完。
维基百科看中国
这里有两幅图,一幅是中文维基百科上有地理定位的文章分布,一幅是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上有地理定位的文章分布。一幅反映了中文维基人的分布与兴趣(中文条目的基数),一幅揭示了全球维基人的区域性关注(条目语言版本数)。
via floating sheep
隐私权政策的长度
Wolfram Alpha,知识全球化大胆的一步
Wolfram Alpha不是Google杀手,坚持这种说法的作者有两种:没用过它的,纯粹为自己网站增加流量的。亲身使用过Wolfram Alpha之后我更加肯定它在收集人类知识上的执着——力求准确,分门别类,不同于主流搜索引擎的低噪音资讯库;说Wolfram Alpha填补了互联网的基层建筑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