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us Begin*, 网络服务的文艺复兴

几经周折之后,始于客栈的创意工作室Begin*(官方名称是“本原科技”)总算开门营业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式启动团队成员的招募计划——如果你是个准备踏入或已经踏入互联网创业领域的同好,欢迎联系我们!(联系方式与具体职位,请见官网。)

PS:你的爱好也将是重要考察点,喜欢客栈的文章与内容?你已经50%通过我们的爱好测验。

PPS:详细的招聘信息可见此招聘帖

进击的步伐——2013年度《ACG爱好者匿名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年复一年,有意或无意的,我们走在发现、吸收与创造ACG文化的道路上。即便目睹美妙的风景,即便遇上肥沃的土壤,我们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老人淡出,新人入伍,犹如不知疲倦的探险队般,我们总在寻觅某个不为人知的终点,享受每段惊心动魄的历险。

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大其辞?请不要忘记,哥伦布开启了美洲殖民的篇章,然而殖民过程却花了数个世纪;麦哲伦率领两百多人展开首次环球航行,然而最终回到港口的18名存活者中没有他……每段传奇里都有英雄与伟人,但仅靠他们是无法谱写这些故事的;是无数平凡人的前仆后继,让原本平凡的事业,成为脍炙人口的创举。

这份ACG社会调查的目标,正是去记录我们作为二次元队伍平凡一员的足迹与愿望

Continue reading “进击的步伐——2013年度《ACG爱好者匿名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在颠簸的道路上——ACG爱好者匿名社会调查(2013版,调查征集结束)

(image via 50yen)

第4届调查,第3个年头,时光在我们向前迈步的时候,悄悄流过。

相信网络世界的旅客们,都亲眼见证了ACG业界在过去3年的成长。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聚焦中国,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在爱好者面前。

Continue reading “在颠簸的道路上——ACG爱好者匿名社会调查(2013版,调查征集结束)”

2013年又是浏览器大混战的时节

(image via shoze)

过去二十年间浏览器的技术大战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头把交椅从Netscape转到IE又转到了如今的WebKit,战火从桌面蔓延到移动平台……但万变不离其宗,似乎总有一个强大的派系脱颖而出,成为某时间内的网络主宰者。

WebKit一度是下个领导者的有力人选,当移动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的Opera也迫于缺乏开发者支持与iOS限制而转投WebKit,不少人已默认WebKit为新的霸主。

当Google毅然决定从WebKit中脱离出来,成立自己的新分支Blink时,所有业内人都意识到,那渐渐褪去的硝烟将再次扬起

Continue reading “2013年又是浏览器大混战的时节”

比特客栈Project Asked启动 – QNA.im让问答服务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现在访问 QNA.im 就能体验我们的问答文化!

以下是对开发者店长的一个简短采访——

Q1: 为什么要开发这么一个服务呢?

A1: 这样我就不用和你面对面Q&A了。

Q2: 目前看到网站还十分简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A2: 把问答服务全民化,让没问题和没答案的人也能用起来。

Q3: 为什么会选择开源这个项目?

A3: 因为我们觉得一个优秀的科技是由Github开源与主开发者半年都不管理repo开始的。

Q4: 为什么你们提供了新浪微博的OAuth登陆,却好像不能使用?

A4: 因为新浪微博不肯认证我的名字为“店长”,我明明已经传真了我OpenID账号页面的正面无码图像了。烦。

Q5: 谢谢你的回答,最后想对读者说些什么?

A5: 这是我开发了足足3天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感谢来自Mars Affect记者站的报道。

年度ACG匿名调查,让我们再来一次(提问征集期)。

Hell, it’s about time. (via SiaKim on dA)

客栈近来的文章似乎都与我的日常工作有关,这可不大妙,咱不想这里变成什么工作记录本或者某阅读器的宣传中心。今天来换个话题,为咱们历史悠久的ACG匿名调查做下准备。

Continue reading “年度ACG匿名调查,让我们再来一次(提问征集期)。”

告别Google Reader,以及我心中的订阅未来

毫无疑问,GR的离开是一场灾难。

即便这事早被嗅觉敏感的业内们预言,即便GR注定要迎来这个命运的终结……人们依旧不愿相信灾难会发生自己心爱的事物上,失落与悲伤,不满乃至忿恨。

但我无法不承认,这就是互联网的生存之道。灾难之后的土壤,是新生命诞生最快的土壤,互联网的强大与健壮,恰恰在于它可以无数次从瓦砾中涅槃。

再见Google Reader,虽然我在2011年底已经跟你道过一次别

Continue reading “告别Google Reader,以及我心中的订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