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TU新闻/评论的几个更新

随着ITU的几个会议正式展开(包括之前我们提及的WCIT-12,2012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以及11月底就开始的WTSA-12,2012世界电信标准大会),一些有趣的新闻开始浮出水面。

其中一条,不少西方媒体在这两天才开始报道的,是WTSA-12通过的DPI设备标准(Y.2770)。这里的DPI不是屏幕像素密度的DPI,而是网络的DPI——深度包检测,不少ISP与企业用它来分析异常网络活动或提高网络利用率上,也有人把它用在让维基百科页面无缘无故只能显示一半的系统上。

话说回来,标准无罪,ITU-T开会为DPI设备(从普通路由器到国家级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性质与协作方式下定义也无可厚非(定义本身无约束力)——但相比西方媒体担忧的潜在隐私威胁,中国网民面对的现实更加严峻。

西方媒体都忽略了Y.2770最原始的提出人是谁,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标准由中国的烽火科技集团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提出。虽然如我们早前所述,ITU的草案不对外公开,但Y.2770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提案:它曾作为Y.dpireq在2009年被提交至IETF,通过这个PDF文档我们可以了解提案的大致内容。IETF最终拒绝了ITU-T把DPI标准作为RFC发布的请求,于是ITU-T只好自行通过与发布这个“标准”。

“DPI标准”是否存在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中国企业/研究院推行了这个标准,说明咱们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与产出依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是可以用来造福人民的,问题是用他们的人在想什么。

于是推荐大家读metafilter上对Y.2770的讨论,其中包括IETF相关RFC的作者,以及这篇来自哈佛大学法律教授对ITU会议的详细评论与预测

 

客栈问答:什么是ITU和WCIT-12?为什么Google在反对它的提案?为什么它能影响你的网络生活?

世界如此庞大,它的运作如此复杂,让一些近在咫尺的变化看起来如此虚无缥缈。(image via iA)

Continue reading “客栈问答:什么是ITU和WCIT-12?为什么Google在反对它的提案?为什么它能影响你的网络生活?”

IE与:active的小故事

IE4发明了a元素(链接)上的:hover与:active(pseudo-class,伪类),它成为了CSS1的标准。

CSS2把这个标准扩展至所有元素,IE是最晚支持它的浏览器,直到IE8才加入。

本来这个故事已经完结,然而IE却不想让故事画上句号——

今天在开发时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CSS按钮,在鼠标按下时本该有“:active”的属性,然而IE9却不卖帐,按中间总是没反应(:active属性不触发),按边缘却可以。

同样的问题,我尝试在Twitter Bootstrap等网站重现,却怎么都不成功。

研究了半天CSS和Javascript源码,依旧毫无进展。

直到我对比自己的HTML和Bootstrap演示的HTML,才明白过来——

我的设计比Bootstrap多一个span元素在链接里。

这时再查对应测试,果然IE8,IE9以及IE10,都是不支持从子元素触发:active的(不向上传播)这个问题亦存在于Opera,但只有在子元素为display:block时才触发

解决办法?

  • 避免在CSS按钮下增加占用大面积的元素(Twitter Bootstrap的icon很小,所以问题不明显);
  • 用“类”代替“伪类”,再用Javascript补救缺失的事件。

参考:

10月的新番,人生的新番…… (完成)

前略,天国的夏季新番与四海的客栈旅客:

随着夏日的炎热与盐分渐渐褪去,秋季的凉风与落叶如期划入眼帘;一同到来的,还有守时的深夜新番,与店长的评测专栏。

不知不觉,客栈踏入了撰写新番评测的第7个年头;回头看,这是段横跨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时光,有下笔如神的日子,亦有提笔忘字的日子;我们很荣幸能在这个季节变换的二次元,搀扶着蹒跚着走到了今天。至于明天的剧情,抱歉我们无法预判,因为人生是一辈子的新番。

感谢你的陪伴,无论你是我们最初的访客,还是首次光临这家虚拟小店——敬请享受这一刻,谁知道我们会否坐在方舟上想念冬季新番?

祝安,“文艺”复兴的店长。

Continue reading “10月的新番,人生的新番…… (完成)”

客栈生活推荐:国庆佳节你能干的事情

“由于2d.am的新邀请码发放日期持续跳票,客栈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店长谴责议案,要求他尽快认清国际形势,为处在水深火热(念作“国庆假期”)中的旅客们提供一些能干的事情……”

新闻回顾如上,现在请允许我一边摆出土下座的姿势,一边用血与泪书写上季度我不务正业的时光。

Continue reading “客栈生活推荐:国庆佳节你能干的事情”

发布2d.am V2,全新界面,更接近千反田的体验(喂

现在开始,登陆2d.am,你会被重定向至v2版本的设计(路径/hub),旧版设计仍在(路径/home),但将在不久被完全取代。

Continue reading “发布2d.am V2,全新界面,更接近千反田的体验(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