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完整的文档[PDF]收集了数十款游戏手柄的信息;分析表明,虽然游戏手柄自身的变化不大,但按钮数量却是在逐年上升;至于用户体验怎么与按钮数量联系起来,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via LIFT lab
We don't choose who we are, but we do choose who we become.
又回到了复制标题,粘帖到google,点击搜索的日子。还不到3天。
CSS的属性选择器在大部分时候都比较鸡肋,一是因为IE仅支持极少数的选择器和配对功能,二是因为国内一般只用链接中的href属性(a[href=url])区分站内和站外链接。对于在乎用户体验的设计者来说,a[target=”_blank”]或许更有意思,Roger Johansson写了有关的介绍文章。
BTW,要IE支持属性选择器,一般使用javascript框架来虚拟,或者用Dean Edwards的IE7与IE8库来修正。
最近完全没有垃圾留言;然后正常留言也会被丢入审查队列。诡异诡异。
捏它标题容易上瘾,即使它毫无意义,我还是不禁继续。至于为什么是标准水平线,各位不妨看看维基百科对飞行高度的解释,似乎在特定海拔以上,就会开始使用既定大气压计算高度,所以你在普通客机上看到的高度都非真实海拔。
故事引子:我当了国际航班的常客这么多年,异性幸运值却一直不怎么高昂(反正不是+3,顶多-1);我的意思是,无论是独自乘坐还是一群人登记座位,我总是被分派到和蔼嗜酒老伯,肌肉爆发大叔或贫血昏睡青年的身旁;萝莉御姐什么的基本没我事。幸好有概率论的存在,年复一年的尝试,总会累积出些成果——就像掷硬币,总有给我碰上反面的时候!不料的是,偶尔遇上陪伴我12小时的年轻女性,她竟选择撕破大家闺秀的形象,在机舱熄灯后猛嗑杯面;三杯过后,我以及周遭数位乘客睡意皆失。事后我责备自己太执着于随机事件:看电影和睡觉才是王道!于是就有了本人“国际航班等于电影马拉松”的阴谋论。
故事正体:时间回到上周,地点重置为机舱,事件是我不想看这条航线上唯一的TV动画:水星领航员ARIA第二季第一集。所幸我找到一堆神奇的电影度过艰难时光,对,接下来的影评,评得三部电影与我的飞行记录异常吻合——1台500年没恋爱过的机器人,1名卖药给别人磕的男主角和1位用硬币决定生死的骑士。
水印无数,出处恐怕只有看过原图的人才知道(will the real negimaster please stand up);车牌并不出乎我的意料,不是沪的话肯定会是粤,客栈旅客也集中在这几个地区。
via 日中文化交流,no more lead
才发现这东西的两个地址都解封了?虽然我很有使用它的愿望,但Google能坚持不倒多久??
上帝存不存在我没法用公式证明,但老天爷喜欢看长途障碍赛是不变的公理。在你需要前进的时候他一定会设下拖后腿的陷阱,毁你巴别塔,烧你LHC,总之要让你登顶不能,反遭换妻。当一部分人选择以不变应万变,用经典力学的惯性静止龟缩不前,他又会想尽办法让这些人无法蹲点。
本周,久违的客栈饭后闲谈带你回顾因为上帝初冬的忧郁而无法保持原型的人物和事件。用高中物理术语解释,就是超越了弹性极限(Elastic limit)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