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逆的繁简字体

另一个更新捏它营的发现是,80%以上的台湾观众都收看简体字幕的新番(专门制作国语字幕的组不多);而不少(20%左右)大陆观众则故意挑繁体字幕看,顺便用繁体字写感想。另一方面,也许是本地化需求少,台湾新番字幕组数量并不多

neta.inn / df.otaku coming in 2009

BBC报道ICANN在巴黎的大会投票通过“解开域名TLD限制”的动议,也就是说,只等骨干网的根服务器升级完成,就可允许申请者自定义的域名的TLD,即用户将不再局限于.com/.net/.org之类的结尾,或是任何国家级的TLD。各位站主,准备好申请让用户困惑域名吧!

更新:ICANN的报道说每新个TLD都需要审核,大概10万美元左右。我想.inn应该会有大把公司会去抢,但.otaku和.moe就……

Pixiv懒人套装

本人外出工干,请不要期待每周更新,更不要期待每日更新,反正你知道我会在哪里出没。

Pixiv在世界各地真是越来越红,在看完日本人制造的Pixiv好人套装(提供Pixiv功能增强,与正常用途相似,对服务器很文明),以及中国人制造的Pixiv恶人套装(提供关键词批量下载,类似Tortinita的作品,甚至支持例如Danbooru等小众服务,不使用API,就算他们存在),我决定把自己的懒人套装贡献出来。

Pixiv懒人套装一号

评级:安装难度低,适用范围广,懒惰程度低。

适合用户:喜欢上Pixiv闲逛的旅客。

以下简明教程。

浏览器:Firefox (2.0以上测试)

Demo Pic

Step 1:安装Greasemonkey,重启;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安装;

Step 3: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

Step 4:爽。

浏览器:Opera(9.0以上测试)

Demo Pic

Step 1:工具->首选项->高级->内容,点Javascript选项,在“用户Javascript文件”下选择一个不会变动的空文件夹,Opera今后会在该文件夹读取所有用户Javascript;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保存为abc.js文件,放入上述文件夹;

Step 3: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

Step 4:爽。

浏览器:Safari on Mac

Step 1:下载GreaseKit,安装。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安装(因为你用Mac,所以你很强,所以我假设我不需要教你怎么安装;如果你只是纯粹有钱,请与我联系帮助);

Step 3: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

Step 4:爽。

浏览器:Safari on Windows

Step 1:告诉你自己Safari on Windows还不实用;

Step 2:安装Firefox/Opera;

Step 3:参见Firefox/Opera教程。

浏览器:IE7

Demo Pic

Step 1:下载IE7Pro,安装(讨厌IE7Pro太多功能的见IE6的教程);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保存为abc.ieuser.js文件,放入\IEPro\userscripts文件夹;

Step 3:启动IE7,在右下角双击图片进入设置,激活脚本&插件模块,在左侧选择用户脚本,回到右侧点击重新加载所有脚本,启用Pixiv Lazy;

Step 4: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

Step 5:爽。

浏览器:IE6

Step 1:安装Trixie(理论上IE7Pro也能在IE6工作,见IE7教程);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保存为abc.ieuser.js文件,放入\Bhelpuri\Trixie\Scripts文件夹;

Step 3:启动IE6,菜单“工具”下选择Trixie Options,点击reload按钮,启用Pixiv Lazy;

Step 4: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如果IE6突然死亡,请责备自己用2001年生产的浏览器);

Step 5:爽。

浏览器:Maxthon(IE Shell,坚决用MyIE的我帮不了你)

Step 1:一代安装这个,二代安装这个

Step 2:找到店长写的User Script – "Pixiv Lazy";本人没有Maxthon,如何安装见作者介绍;记得更改代码中的include项目,JS-Plugin用In-URL参数。

Step 4:杀到Pixiv,等页面读取完毕后,会见到所有图片链接出现[b]和[s]字样,b代表mode=big,s代表原图片链接(如果IE6突然死亡,请责备自己用2001年生产的浏览器);

Step 5:爽。

其他浏览器请自行解决,反正代码很简单。

Pixiv懒人套装二号

评级:安装难度中,适用范围窄,懒惰程度高。

适合用户:不喜欢上Pixiv闲逛但又想看好图的旅客。

Demo Pic

以下简明教程。

自备Firefox浏览器一只,安装好GreasemonkeyRefControl;顺便找一个订阅器,我的代码专用于Google Reader,高人可自行修改。

Step 1:安装本人的另一个User Script – "Pixiv Reader",安装;

Step 2:在右下角的RefControl输入以下内容:添加站点pixiv.net,自定义为http://www.pixiv.net/ranking.php?mode=day

Step 3:订阅我已经做好的各种Feed。如果Feed停止更新了,请浏览该页找替换品。

Step 4:尝试点击图片链接,你会发现Firefox连登录都不用就能看Pixiv的全图了。

运作道理是什么稍微有点HTTP header/Apache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也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只有Firefox才行。至于如何利用是你的选择,我只是想懒而已。

ニコニコ動画主流?ACG主流?也许没这么快。

niconico_logo

既然ニコニコ動画已经在中国获得了克隆产品,进入西方也也是迟早的问题?我们早前说过R/WW报道ニコニコ的事情,但今天TC也开始报道收集ニコニコ的资料了,难道ニコニコ真能打出日本?

也许这一切和它们在著名的Prix Ars Electronica 2008中获提名奖有关?Prix Ars Electronica是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国际大奖赛,常简称为“电子艺术大奖”,是历史悠久的“国际电子文化与艺术”奖项。这次和ニコニコ并列提名奖的电子社群(Digital Community)有DrupalFFFFOUND!等等,可见其竞争激烈程度(顺便一提,2008的优胜奖由中国的1kg工程拿下,扎实的赢了日本人一次,可喜可贺。)

但我觉得ニコニコ動画最近倍受关注还是出于它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就像腾讯和百度偶尔也会因为年度盈利和市场占有率上TC溜一圈,ニコニコ看起来就像一盘不被富人欣赏的金枪鱼中段,悄然错过开发者乃至VC的垂青。(我承认这个捏它很烂)

说起来,最近R/WW老报道和宅有关的服务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又写了一篇介绍ACG网络新闻的站点……我只能说要靠那种网站盈利实在有点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