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sing For April 4月更新预览

美国之旅热火朝天进行中,新落脚点总算有点Wireless的迹象,晚上空闲之时干脆填坑。其中确认要回锅的是早前因为收视率不佳暂停了的《10万个“你知不知道其实……”》系列,本次到米国取材也是为了让它起死回生。

(话说店长的Bloglines已经有许多网站的新文章数量达到了200上限,抓虾则惨不忍睹的有17,011篇新文章未读……4月初只能烧香拜佛了……)

除去重开旧系列,四月客栈会继续胡扯我们最关心的三个话题——动漫,科技,网络;以及年轻一代如何被它们所毒害XD

OK,先给各位提供点头盘暖暖身,活动一下胃部肌肉。

4月话题之一:CC与动漫

斯坦福内穿CC衬衫的学生

这里CC可不是某个动漫界的Pizza Hut代言人,我说的是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2月底CC官方发布了其许可协议3.0的版本,其中的部分更新,例如强调对协议的正确使用和对其他开源协议(例如GPL和FDL)的兼容都是值得关注的进步。

但CC和动漫界有什么关系?最近知日部屋的一篇报道(撰文:小櫻的Kero)浅显的剖析了CC在今后数年内可能对香港乃至大陆产生的影响,我认为该说法大可扩展到亚洲。无论是版权黑洞的中国还是作者也被蹂躏的日本,都急切需要加大推广CC协议。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迅速发展,P2P软件和YouTube功不可没。倘若凡事DRM,天下皆为Copyrighted,同人创作恐怕也会举步为艰。虽然像Leaf这样的游戏公司有专门设立二次创作规定,但日本的CC距离实现商业作品合法共享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人网站上时常出现的中英韩三文图片警告也是人们缺乏对CC了解的结果。

动漫版权,本可以很简单,如今却在盗版和共享的分界线上飘摇不定,值得反省的不仅仅是用户,也包括作者,网站编辑,版权持有者和团体。在模糊的界限上犹豫不决者,最后将被网络所抛弃。

4月话题之二:Flash与Javascript

最讨人嫌的设计,却无处不在

Flash还是Javascript?在Web2.0时代走入家庭前Flash是很明显的选择,但随着主流浏览器的Javascript引擎完善,新的互动页面更多在采用Javascript作为奠基石。

Javascript相对Flash的优势除了拥有更好的容错能力(Degrade Gracefully)外,对搜索引擎的完全支持也是新网络重点。目前除了Google外的搜索引擎都没宣布支持Flash文件内容引索(这里指Flash文件中的内容,包括文字和连接),对于针对Yahoo、Live平台乃至百度进行搜索优化的网站,使用Flash将会失去展示珍贵内容的机会。另外Javascript+XHTML还是走向语义网络的第一小步(Web Semantics一向是万维网的大课题,作为连接人与机器之间的终极桥梁,语义网络既是HTML,更倾向于结构而不是语义的前辈的接棒者,也是Web 3.0的可见走向。)

如何利用Javascript做出同样清新的网站将会是2007年的话题之一。而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网主脱离“门户”般的恶心设计。

4月话题之三:传统电视与P2P电视

Joost Logo Beta

随着网络人口的膨胀,通过传统服务器传播多媒体的方式逐陷困境。网络评论已经说过YouTube不会有第二个,没有足够资金,任何传统网站都会倒在用户面前。而P2P可称作是“穷公司”的起家诀窍,用户在享受内容的过程里也成为无形的服务器,对于商家来说是减负的绝妙之道。

但不要忘了我们说得可不是什么个人影片,这可是早已商业化的电视频道。电视的廉价对应网络的廉价,人们真的会选择P2P吗?Joost作为Skype母公司的新产品,到底有没有打入亚洲的潜力?店长试用一个月的答案很快就会有分晓。(目前的感觉是潜力无限,尚需努力。)

目前预定如上,各位4月见。~

A brief farewell 各位4月再见!

~比特客栈店铺打烊启事~

nyfarewell.jpg

GDC报道刚结束店长就要马不停蹄的赶去硅谷各个公司访问,目前的计划如下:

Google(谷歌),Yahoo!(雅虎),EBay(易趣),Apple(苹果),Electronic Arts(EA电子艺界)和Atari(雅达利)。

基于网络理由将暂时无法更新本空间,预计会在4月初恢复。

碎碎念:不知道EA是否允许参观制作间呢,期待期待。

祝各位在余下的3月份能享受到春天的清新和欢跃。

请期待店长回归时的详细报道吧~

bye (not forever).

GDC: The Revenge of Sony PlayStation 3 索尼PS3的复仇战?

身为玩家的你,曾有幸摆弄过被称为RTS神话的星际与魔兽争霸吗?

如果有,那请务必回忆这两位驰骋江湖的新老游侠的出众之处。

对于店长来说,种族平衡性是星际争霸至今还在我们心中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同样哲理并不只局限在游戏里,现实生活中,或是进一步说,次世代游戏主机的战火中,三大厂商之间的斗法一直是保证游戏质量的最大促进力。

所以在当Wii大红大紫,Xbox360渐趋成熟的今天,只有乌黑反光外壳的光头司令PS3需要点还击的士兵和武器

而索尼昨天刚刚发布的PlayStation Home,就是它们吹响反攻号角的坚实后盾。

ps3home-2.jpg

在昨天的GDC(游戏开发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索尼向与会者(主要为媒体和游戏开发团队)展示了他们用于对抗Xbox360 Live(所谓Achievement,“玩家成就”是Xbox的一大特色)和Wii Channel(Wii频道,内建的Mii频道让玩家自建个人卡通形象的模块)的PlayStation Home。很明显,这将会是一个免费的,集成的,互动性强的玩家交流中心,索尼预计会在今年秋季正式推出本服务。

不过别认为索尼的Home服务只是个吸引新闻报道的幌子,店长的不以为然在Phil Harrison扔出Game 3.0的这个他称“属于游戏界”的专有名词时也不得不收敛起来。PS2时代的威严在发布会里彻底展现了出来,GDC上的索尼已不再是一副打肿脸充胖子的模样了。

ps3home-1.jpg

左顾右盼,索尼总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次世代(无论是Phil口中的第三代还是Wikipedia上的第七代)的突出特点已经不是它们内置的硬件有多么澎湃,游戏图像有多么绚丽了。次世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互联网,允许玩家进行各种各样的切磋交流,方为长久之计。正如暴雪事业部副主席Itzik Ben Bassat所,“PC很快就会和游戏主机站在同一高度上,到那时购买游戏主机已经不是必须了。”反过来说,类似PS3的游戏主机将会和PC越来越相似,距离开展魔兽世界这类大型多人在线游戏的日子已不遥远。

回到新闻发布会上,索尼的Home服务到底包含了什么功能呢?让店长慢慢道来:

Continue reading “GDC: The Revenge of Sony PlayStation 3 索尼PS3的复仇战?”

Weekly: Happiness Guaranteed 本周娱乐精华 Issue.4

If debugging is the art of removing bugs, then programming must be the art of inserting them.

若试调程序是一门修正臭虫的艺术,那编程绝对是一门插入臭虫的艺术。

最近被ML,Java和Lambda Calculus来回折磨,上文精辟归纳了店长的感受。

英国的酒文化一向浓厚,要娱乐和发泄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去对瓶吹……不过店长的酒量大概和蜂鸟差不多,所以决定换个发泄的方式——烧我的空间带宽,来,都来看Video!上个月居然还剩下200GB没利用,简直是对空间资源的浪费!

weekly004.jpg

不懂?赶快去看Death Note 2nd OP

说起凉宫(反正无论如何都会扯上),让我们来看看本周的春日MAD精选。

Continue reading “Weekly: Happiness Guaranteed 本周娱乐精华 Issue.4”

WF vs CW vs NYCC vs YACA 3.2.1.Fight! 全球御宅近身战开始?

对于一个御宅而言,2007年2月终归是华丽的,无论在他/她身在何方。

按道理说嘛,2月就算不润也照常有14号,御宅除了一群人上街游行以外没什么值得庆祝的;而春节并不存在于牛津词典里,所以题海也照旧;今天在导师微笑着把一打报告放入我怀里时,我更深切的领会到“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原意。

正因世道如此,才造就了“2月份御宅大战”这类生机勃勃的新闻头条。

awesome.jpg

本图片可能和文章有关……

ok,在我用数据海打发你之前,先让我解释清楚标题上几个缩写名的全称。

WFWonder Festivalワンダーフェスティバル,是由日本模型制品公司海洋堂举办的一年两度的玩具模型展,已有逾10年历史,据称是为世界上最大的手办展,会场地点是大家熟悉的東京国際展示場。

CWComic World,原日本漫展,母公司エスイー(S.E.)常在日本各地开展半商业半同人的漫展,在香港台湾韩国都有相应代理(据说北京也曾有代理,不过成绩太差,被迫终止)。在国内人气较高的CWHK就是CW的香港分会,而CWT则是台湾的。

NYCCNew York Comic Con,顾名思义是纽约卡通展,不过别认为美国人只萌大S,蜘蛛和蝙蝠,NYCC最近主办了美国首届日本动画奖(American Anime Awards)简称AAA(爆),问题在于正式授权引入北美的日本动画实在不多,本届奖项几乎被钢炼包揽。

YACAYoung Animation and Comic Association,全称广州市越秀区动漫画协会,简称广州漫协,品牌爱称“我要动漫”,“原创年选”和“动漫拉阔”。或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声称自己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民间机构的漫协。

好了,让我们先用公正和谐化四海一家不存在鄙视没有怒火中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展会。

Continue reading “WF vs CW vs NYCC vs YACA 3.2.1.Fight! 全球御宅近身战开始?”

Gaming in China: Living on the Edge. 2007年中国游戏产业夹缝求生

亲爱的读者,你玩过跷跷板吗?

回想小时候,当店长还不是一位坐在电脑前度过生命中三分之一时光的男人,而是一名年少无知的儿童时,和一群朋友在跷跷板上活蹦乱跳曾是我的最佳娱乐活动之一。

seesaw.jpg

跷跷板看似简单,却教会了我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杠杆原理。店长和神童无缘,当时还剖析不到力矩的存在,尽管如此,有点小聪明的我还是总结出以下这个道理:

在离跷跷板中心越远的地方用力,对另一端起得作用力就越大。

然而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小学生就能参透的原理却在困扰着中国游戏界,不,应该说是困扰着中国的游戏界精英们——

为什么我们有成百上千的开发队伍,却始终开发着些技术落后,枯燥乏味的游戏;

为什么我们有引以自豪的市场潜力,却总是流亡在免费网游和休闲游戏的菜市场里?

反观欧美乃至日本游戏界的大鳄踏上国内游戏市场这个跷跷板,一屁股坐下,就再也没动过,留下可怜的国产游戏悬在半空中。

还是让我们从最浅显的视点开始正文。

Continue reading “Gaming in China: Living on the Edge. 2007年中国游戏产业夹缝求生”

Haruhi Figure, Came & Gone 凉宫手办有卖!(一秒…)凉宫手办售空!

如果你有稍微留意过类似Akibablog的网站,那你也该听说最近MaxFactory制作的凉宫手办正式上零售市场了。虽说要真的是手办收藏家,那早该在Goodsmile之类网站上预定好了,但这并不妨碍大量尊重传统的激情似火的御宅们按照规矩在大街上排起队来,毫不留情的占领了卖凉宫手办的各个店面。

f00.jpg

问君何故?

f01.jpg

红颜祸水?

结果如何?当然是在半日内全部售空,买不到的各位别伤心,5月和6月皆有再版发售,当然预定名额可能早已灰飞烟灭。啊啊,别哭别哭,让我们去看看图片好了~

实在不行总有替代品,如果你不是特别萌团长请关注MaxFactory5月的产品——朝比奈学姐。本月同时发售的另一套凉宫手办并不比这个差哦,由于体型小巧,价格自然也不这么揪心……

f02.jpg

Pony Tail FTW!!

f03.jpg

一次满足你4个愿望?

另外别忘了我早前提及的可更换服装3主力套装,2月25日被御宅猛扑估计也是在所难免……

简短报道如上,完。

Roundup: DRM Wars, INCOMIN’ !!! 数字版权管理离我们有多远?

正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当我们还能在网络花园里无拘无束的兴歌起舞时,太平洋对岸的版权战火却在逐渐蔓延。也许是相隔太远,本来就缺乏正确防“火”意识,喜欢一刀切政策的中国大陆难对隔岸的焦味有所警惕。但请别忘了版权开放只是一道无形的和平分界线,要是业界的后院林子着火了,仅有的妥协不会比空文白纸来得实在。

drm.png

要说DRM大战,先得粗略解释一下DRM,也就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的来源和用途。如果你走进Wikipedia的DRM栏目,它可能会告诉你几乎一切有关DRM的历史和发展,这有点太详细了,简单的介绍就是“数字化产品(包括数据和硬件)的发行商和其相应版权持有者通过某些技术来实现限制用户使用权的目的。”其合法性属于大众争议的焦点,也有反对者认为Digital Restriction Management(数字化限制管理)才是其准确的描述。名字可能激发不了各位的共鸣,这里举几个具体的应用例子:

  • 你在看某张正版DVD,但是在电影开始前被迫观看长达10分钟的“支持正版”短片和“相关影片”广告;
  • 你在国外的亲戚给你寄了一张DVD,你发现它并不能在你的松下DVD机上播放。
  • 你准备听一首在收费音乐下载网站获得的音乐,却被告知要及时更新收听许可证
  • 你把一张CD放入电脑,却无法通过使用你的音频软件正常播放歌曲;
  • 你通过手机在官方网站上下载了一个不错的铃声,却发现你没法分享给你的朋友;
  • 你转用了Windows Vista,却发现自己的高端显卡不能播放高清晰DVD了。

以上一切可能和你有关系,尤其是喜欢支持正版的你。乍看之下上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下载盗版来解决,但事实是盗版仅仅解决用户的一时之需,长远来说,业界无法在免费下载缺乏管制的地方生存下去,盗版在方便你的同时,也在危害你的相应权益。

回到DRM的话题上来,现阶段DRM之所以会接到一浪高于一浪的反对声音,是因为其限制用户使用权的特点。相对购买正版音乐却反而被限制收听次数的用户来说,下载盗版的用户明显更有诱惑力,概括的说,DRM的存在似乎促进了盗版的滋生,这点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史蒂夫·乔布斯都是一致的,DRM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老盖作为行业老大总不能丢自己公司的脸,他的原话是“用户最好去买个没DRM的CD,那样他们就能自由的刻录音乐了。”相对而言老乔的观点更像是先发制人,他提出的“放弃DRM”观点在网络上有不少的回响,尽管大家都知道到头来还是4个操控着iTune Store的业界大鳄的需求说了算。

在这个数字版权管理的实际应用遭到用户严酷打击的今天,很难想象DRM还能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更别提商家和用户期盼的双赢局面了……来自RIAAMacrovision的代表似乎也没打算作出让步,不成熟的DRM登不上大舞台,又无权选择退出市场,迟早酿成商家和用户两败俱伤的惨剧。

所以说DRM大战离我们着实不远了,在Vista的入侵下,迟早亚洲也会步入全面的DRM时代,虽然短期内不会影响你收看Prison Break,但总有一天你会倒在Vista的“禁止播放”信息之下。我们一天没找到DRM的替代品,我们就一天要继续和它对峙下去。P2P时代的DRM,绝对是用户所不能接受的。但愿事情能和25年前的CD一样,在降价和妥协之中平息。

让我们引用Wired的文章段落作为结尾——

Anything that degrades the experience of paying customers has to be a bad idea, especially when it’s so easy to be a non-paying customer.

任何给付费用户带来负面体验的举动都是糟糕的点子,尤其当摇身一变成为免费用户是如此轻松的时候。

完。